剜 匠
高辉
剜匠,农村大都叫做“挖匠”。据说得自于我国古代杰出的创造发明家、能工巧匠鲁班大师的真传。剜匠是我国民间最古老的匠人之一,是专门制作内空木器的手工业者。如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村民所使用的木制碗、杯、盏、撮瓢、水瓢、猪潲瓢等生活用具,均出自于剜匠之手。随着现代机械化工业的兴起,机械化取代了手工业化,剜匠这种手工业者就从几千年来的漫长岁月中走向了回归,其手工制作的各种木器也将淡化于时空,成为了历史的永久记忆。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们生产队就有一位剜匠,姓钱,大家尊称为钱剜匠。我小时候见过,修长的脸条,黝黑的肌肤,滚眨的眼睛,宽厚的嘴唇,浑亮的声音,松树皮式的大手,至今印象深刻。遗憾的是,没有见过他剜作木头的手工活,更为遗憾的是,不到50岁他就得疾病大去了。从此我们队、我们村再无剜匠。据队里老人们讲,钱剜匠手艺高,心灵巧,作风正,修养好,人和蔼,性情温,善言辞。是一位德艺双馨、手工出众的能工巧匠。附近云开两邑乡村的行内活,非他莫属,是当时我们这一地段的名人。“主人备木,剜匠才到屋。”主人事先要准备好剜瓢或是碗、杯、盏的木头,剜匠来了才有活路。据说最好的木头是樟木,刚刚从山林中砍伐下来的樟木最好,好在自带芬芳,所散发出来的香气能杀毒灭菌,堪称一举两得的佳品;其次是桐子树木头,也是刚砍伐的最好,好在木质易得,成本便利,轻巧适用。刚从林中砍下的木头主要是便于剜剃,水分重,柔软度、光滑度很好,便于打磨和造型。剜匠来了以后,根据主人提供的材料,按照主人剜什么用具的要求,拿来木头,量尺画样。比如,要剜一把撮瓢,那么就用剜匠专用工具将其量尺画样的木头牢牢卡住固定,先用凿子轻凿木头内层,一层一层地凿,一点一点地铲,一片一片地剥,当内层木头将要凿空之时,再用刨子轻轻地刨,慢慢地抓,缓缓地刮。底面、侧面、内面剜空后,最后就用小刀在其里里外外修整、小刨子打磨,直至成为一件轻巧自如、光滑鲜新、精致无比的撮瓢为止。一般剜匠最后要在其手工作品的亮眼位置刻上自己的姓氏和年月。如“钱记,己亥年冬月”等等。那些有钱人家的木碗、杯、盏剜好后,还要在其内外雕花上漆,工艺十分讲究,流程十分复杂,时间十分缓慢,产品十分昂贵,当然其剜匠也就十分难找了,不仅能雕花刻画,还要深谙漆工技艺。剜撮瓢如此,剜水瓢、猪潲瓢、剜碗、杯、盏也大体相似,只是形状不同、大小不等、深度不一,厚度不均而已。考量剜匠手艺的是所剜用具的取样和打磨。这是检验剜匠技艺高低的最直接的外露。对于一个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剜匠而言,制作大件容易,如撮瓢、水瓢、猪潲瓢,这些都是普通家庭的必用工具,只要像样子,能盛装东西,能正常使用就行。最考量剜匠的是小件,如木质整体结构筷子筒、文案上的木质笔筒、有钱人家太太们装饰柜台上的首饰盒、化妆盒等等这些小巧玲珑的家用奢侈品,都十分讲究派头,除了能使用,就是家庭显摆、显阔气、显富足的象征了。不仅仅是物品,而是摆设,是工艺品,是家庭殷实富有、辉煌光鲜的代言品牌了。时空流转,剜匠不在,剜品不存。记忆虽有,但记忆者有限,将记忆记载储存,也许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先民文化与文明生活中曾经拥有着几千年来的剜匠。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