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坪的“坪”
高辉
谨以此文向在上茶坪、下茶坪挽草为业、划地为耕的开拓者致敬!向亲身经历过“裂口坪”地质灾害的先人们致敬!并作纪念!茶园坪,因坪上种植茶园,故名。又因其地理位置的殊异,分为上茶园坪、下茶园坪。其坪均在原开县上桥乡茶园大队(现为开州区白桥镇月霞村)境内,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开县人民政府批准,原茶园大队更名为茶坪村,2004年9月,茶坪村合并于月霞村,从此,茶坪行政村建制成为了历史的过往。在老年人称谓中,叫茶园坪者仍居多数;在年轻人及现代众多人称谓中,叫作茶坪者成为了主流。其实,茶坪,就是茶园坪的简称。除了上茶坪、下茶坪之外,还有一个十分有名的坪,那就是裂口坪了。上茶坪,区别于下茶坪而命名,今月霞村第10村民小组(原茶坪村6社境内)。面积约为10亩,系“湖广填四川”以来袁氏在此生息繁衍,延续至今。东临红石沟坡坎,北靠王家垭口大斜坡底部,西接大塝,南望太和寨、马鞍山,视线开阔,坐北朝南。住宅东北部有一泓清泉,冬暖夏凉,长年累月,汩汩流淌,滋养了定居此地的代代平民。袁氏祖辈初来首选此处安居乐业,这汩清泉便是定居此地的首要条件之一。上茶坪老屋场正中的大门,正对着一墩硕大的巨石,形如一只木船。照常理讲,中国民间民居建筑的大门朝向是很有讲究的,是不能容许任何物体遮挡大门视野的,因为民居的大门,就是进财源的大门,而此处的大门朝向反其常理而行之,这只有古人知晓了。传说袁氏先祖初来之时,每天夜幕降临、红日初升之时,总见有一只毛色鲜艳、体肥壮实的母鸡亲昵地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从容地进出这墩巨石之下。他们起初以为有先他们而来在此定居了的人,但一连观察了数日,没有发现有人在此居住的迹象。这就引起了袁氏先祖们对这墩巨石的注意,他们便把这墩巨石视为神石,嘱咐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得损毁。由此,这墩遮挡大门前的巨石仍然矗立于此,袁氏世代之人,倍加珍视,从未轻易动弹。也许,这就是风俗文化、历史传说、传承继承的力量。下茶坪,区别于上茶坪而命名,今月霞村第8村民小组(原茶坪村2社、3社),面积约20亩,系良田美池之地。民国中后期,所有土地属于大地主周氏拥有,住宅建筑宏大,砖木踩楼结构,有两个天井,全系四合院式,典型的四川民房风格。解放后,周氏田地划归当地农民耕作,住宅房屋分给附近贫苦农民居住。改土建社时,居住在这幢拥有两个天井的四合院式的农民,被分为了两个生产队,即当时的茶坪村2队、3队。同居一屋场,不在一个生产队集体劳作的情况,这在当时的上桥乡、就是在开县也属罕见,足见下茶坪屋场之大,地理位置之好,人丁之兴旺。现今栖居此地者,多为周氏、谢氏。原来的房屋大体样式尚存,但早已零落星稀,面目全非了。下茶坪北靠金峰岭尾脉至王家垭口缓陡大斜坡底部,东南接红石沟、武城猫儿咀斜坡尾脉,南仰马鞍山,西邻古坟垭。地广田多,泥土厚实,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广出各种农作物,是进行农业生产的最佳地理位置。上茶坪也好,下茶坪也罢,均反应了地名方位的标识问题,同时两个“坪”,均与“茶”相关联。这就是历史渊源,说明当时“湖广填四川”来此地的老祖宗,开始定居后,便有种植茶叶的劳作活动了,其目的是便于区别地理位置与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交流,便以“茶”为主体,命名了地标。述说到此处,便可知晓茶坪种植茶叶的历史年代和生活习俗了。上世纪70至80年代初期,茶坪村开办有村级茶厂,由于泥土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诸多因素,所产出的茶叶品质与口感、茶液色泽与富含的营养元素,在全县茶叶中,均系精品之列。1981年9月,我师范毕业分配到茶坪村校任教,与茶厂近在咫尺,常常在茶厂游玩,目睹了揉茶、烘茶的工艺流程。口渴了,便在茶厂公饮的茶水大缸(有时是一口大铁锅)里用陶制大碗舀上,满满荡荡、痛痛快快地喝上几碗。随时去,随时饮。大有“粗茶细茶都不论,大碗小碗只管喝”的气概。久而久之,口中便时时有了一种难以言述的莫名感知了,这种莫名的感知一来,便条件反射式地想到了茶,茶水一进口中,那种莫名的感觉不见了,只是口中茶水的清醇、爽滑与余香,从此,我便知道了茶,了解了茶,爱上了茶并天天喝上了茶,这是我到茶坪村校后留下的最难忘的生活嗜好和茶瘾之癖!其实,只要进行历史溯源,就会窥见“上茶坪”、“下茶坪”的历史轨迹了。据史书记载,“湖广填四川”始于公元17世纪中后期,兴于公元18世纪初期,如此算来,“上茶坪”、“下茶坪”之地名,至少也经历了5个世纪,300多年了,可见地名之中所蕴涵的历史信息与人文掌故是何等的久远,又是何等的丰富!这也正说明了我们今天所要重温这些古典地名的寻根所须。裂口坪,今月霞村第9村民小组(原茶坪村5社)境内。地处金峰岭自王家垭口逶迤之东南来向之尾脉,西与川主庙梁对望,西北紧邻孟家塆山势,东与红石沟相连,南与太和寨、马鞍山遥相瞭望,目之所及,视野无涯。解放后,曾是茶坪村办公驻地,有公立学校、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村级医疗卫生站、村办面粉厂、村办茶厂,是一处人文交流十分活跃的历史圣地。裂口坪,虽远近闻名,知其然者甚多,但知其所以然者就少有了。充其量就知道那个坪上裂开了一道口子,这就是其来历。但根本不知道裂开了口子后,上级组织的重视和由此引发的神乎其神的民间传说,下面引用的资料均可证明“裂口坪”之来历的不一般:“清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上桥乡茶坪村金峰岭的尾脉发生断裂,裂缝长1000多米,裂口宽10公分至1米,脊部大路断裂,裂口1米多,行人不能一步跨过。自此,该地改名‘裂口坪’。”(《开县志》P94)1877年6月至今已逾143年,缝隙虽被泥土填塞,然断裂痕迹仍清晰可见。“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六月,开县暴雨后,上桥乡茶坪村金峰岭尾脉断裂,裂缝长1000多米,裂口宽10公分到1米,脊部大路断裂,裂口1米多,行人不能一步跨过。自此,该地改名‘裂口坪’。”(《万县市历代战争和灾害》P250)以上引用资料,说明了当时此处发生地裂的程度之大,影响之深,灾害之严重。试想在1877年那个时代,我们这一地带是个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交通闭塞,信息阻隔,思想愚昧,文化滞后,“地裂”一道口子,能够引起当时上级组织的注意并记载于县志,这是何等重要的灾异事件!还有由此“灾异事件”引发的清朝两江总督李宗羲对金峰岭尾脉犹似一条“活龙”的传说故事,更是引发了民间的遐思,盛传百年,广布民间,经久不衰。其传说详见《裂口坪的传说》,先后发表在《开州文苑》、《开州人文》、重庆的《巴人》杂志之上。上茶坪、下茶坪、裂口坪,不仅仅是地名及方位的标识与区别,更是历史信息、历史事件、人口变化、社会内涵、民间文化、地域风俗的历史再现。记住这些地名,延续这些人文内涵,对纯化当代社会风俗、净化当代社会风气、了解故地历史渊源、增强生活自信、文化自信、振兴家园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开导作用!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